“涟” 出精彩 聚力成“钢”| 涟钢:效益领跑争上游 创新突破向未来

作者:左蜜琳 张金东  来源: 红网  时间: 2024-11-08 09:47:12

不久前,23辆新投运的电动重卡装载钢卷,从涟钢厂区驶出,运往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的生产车间,这是涟钢和三一联合推出的国内首台套超高强轻量化电动重卡。这是涟钢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推进钢铁主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迈进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在行业新一轮下行周期的“严寒”中,涟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五化”升级,牢牢抓住降本增效和科技创新两大“主引擎”,塑造强有力的新动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实现生产经营稳中有进。

效益为王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10项指标实现行业创标,18项指标稳居行业前三、15条极致效率产线得到表彰、67项关键指标“追星”成功.....一个个跨越、一项项突破,都是涟钢人锤炼“抗寒”属性,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大效益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为全力以赴追求极致效率,涟钢在各主体生产厂主要产线开展极致效率产线竞赛,围绕产量、质量、能耗、作业率四大指标摆下“擂台”,营造全员“追星”氛围。

在追求极致效率的浪潮中,涟钢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持续强化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刚性衔接,加速释放资产效能,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一年来,屡创下日产铁、日自发电量历史新纪录,棒三直轧比、2250线热装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面对市场交易逻辑频繁切换、供需错配持续加深等不利因素,涟钢大力构建主动型战略合作关系,开拓新用户63家,促推销售品种钢实现同比增长。

创新驱动 激发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9月份,湖南省硅钢中试基地——涟钢硅钢检测与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将以高品质硅钢性能稳定提升、薄规格轧制为研究目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高品质硅钢规模化生产,形成高品质硅钢生产系统技术。

打造新质生产力,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涟钢以创新制胜,狠抓研发创新和技术降本,在品种拓展和拳头产品增量上再攻坚,在生产工艺技术优化上再深入。上半年,开发新能源无取向硅钢、耐热耐磨钢、连续油管用钢等新牌号30个,成功下线4款无取向新品,新产品销售量增长36%,完成薄规格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端无取向电工钢试制,获得20余家下游标杆企业产品认证。与此同时,加大基础性技术研究,促推原料结构优化、质量改进、能耗降低。

此外,涟钢加速打造“产学研”融合桥梁。今年以来,新增“产学研用”联盟6个,获得授权专利同比增长127.27%,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专项评估最高评价,为科技创新发展孕育一方沃土。

低碳发展 塑造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8月20日,涟钢炼铁厂280㎡、360㎡烧结机区域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这一项目的如期推进,不仅彰显了涟钢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更是对国家环保政策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



绿色化是涟钢“五化”升级的重要板块。为塑造低碳发展竞争新优势,涟钢聚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超低排改造等着力点持续发力。今年以来,涟钢以极致能效为目标,多举措推进能源高效生产组织,发电屡创新高。10月10-12日,涟钢自发电量迈上1300万kW·h平台,实现发电“三连创”。期间,发电煤耗仅为298.48g/kW·h,首次连续三天日发电煤耗实现“破三见二”,创历史新低,三日能源增效共计186.57万元,成为涟钢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强劲引擎。

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今年以来,涟钢加快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023-2025)三年行动,累计实施环保项目80项,已完成34项,360m2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硫脱硝改造、焦化厂机侧废气收集治理、高炉热风炉烟气脱硫改造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提高8.7%,环境治理成效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此外,全力推进清洁运输,召开超低排清洁运输项目工作启动会,计划新购各类新能源汽车50台,新建充电桩10座,以“绿色新引擎”促进交通运输全面转型。

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涟钢将靶心不移、焦点不散、力度不减,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的强劲势头,争做行业变革的领跑者,努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版权所有(C) 湖南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湘ICP备07005942号-1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