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进厂以来,一炼轧厂品种开发室主任、博士谢森林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一炼轧厂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成为了该厂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凭着优异的成绩,谢森林被评为公司第三届“涟钢科技之星”。
技术创新,应用新型赶渣枪减少脱硫扒损
“目前KR脱硫扒损有点高,扒渣的周期也比较长,要想办法把这两个指标降下来。”在去年5月份的一次技术例会上,一炼轧厂安排品种开发室牵头对脱硫赶渣枪进行改进。
以前,该厂KR脱硫采用的是普通型号赶渣枪,设置在铁水上表面进行吹气赶渣。但在实际运用时,经常会出现铁渣在铁水表面结块,赶渣枪吹动困难的情况,需要多次进行扒渣作业,造成扒损过高,也影响到了生产节奏。“既然在铁水表面吹渣困难,赶渣枪能不能深入铁水中,这样吹气赶渣的效果会更好,也不用担心铁渣结块带来影响。”经过分析讨论后,谢森林有了初步的改进方向。
谢森林与耐材供应商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是否有这样的技术和材料,并根据现场实际,向供应商提供技术规格,由他们进行制作。9月份,供应商拿出了新型的侵入式赶渣枪。试用过程中,谢森林蹲守现场,跟踪记录每一炉脱硫铁水的关键数据,然后分析对比,最终确认采用新型赶渣枪,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10月份,该厂正式全面推广侵入式赶渣枪的应用,相较于以前每炉铁水可减少扒损2公斤,平均缩短冶炼周期1.5分钟。
攻坚克难,优化连铸冷却强度提升拉速
紧贴市场,公司提出板材最大化,一炼轧厂通过提升板坯连铸拉速,全力释放CSP产能。但由于种种原因,连铸拉速没有得到大幅提升,产能始终无法有效释放。
谢森林主动请缨,牵头组织成立了高拉速攻关项目组,并联合技术中心、质量部、生产管理部等,开展联合攻关。“连铸的冷却强度不够啊,难怪一提速就经常出现漏钢、烂边、夹杂等质量事故。”谢森林带领攻关组首先分析了现有设备的设计能力和工艺需求范围,经过不断的研究论证,找到了影响拉速提升的最主要原因。
谢森林联系设备厂家,提出高拉速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相应先进产线的装备情况和工艺水平,并进行实地对标考察,提出改进方案。通过优化扇形段喷嘴结构,在保证铸坯冷却均匀的前提下,将扇形一段喷嘴进行了改进,全面提升连铸冷却强度。
到去年12月份,板坯连铸的月平均拉速提升0.57米/分钟,其中电工钢拉速最高达到了5.8米/分钟,CSP线产能得以充分释放。“我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先进,大胆尝试新工艺、新技术,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不断追求技术进步。”谢森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