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板厂维护作业区电气区域工程师吴雄杰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设备维护一线,他将头脑中一个个奇思妙想“落地生根”,为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
今年9月份的一天,冷轧板厂连轧作业区发生了高速断带事故,轧机主操立即开启旁通快速打开程序,并在1小时内恢复正常生产。
从原来的8小时到如今的1小时,高速断带处理时间大幅降低,而这时间差的背后,是吴雄杰迎难而上、勇闯新路做出的大胆尝试。“发生高速断带时,轻则带钢粘结在辊面上,造成辊伤;重则带钢积压太多、轧制力太大造成爆辊。”
高速断带不仅损失大,而且每次发生断带,轧机辊缝便会进入关闭状态,无法自动打开,导致轧机在短时间内仍处于高速旋转减速过程中,带钢在旋转的工作辊之间不断地堆积,既影响生产又损伤设备。因此,确保轧机辊缝能快速打开成为解决高速断带的切入口。该厂成立攻关团队,但经多次尝试却仍然无果,大家渐渐有些意志消沉。
打破僵局的是一次交流活动。在与负责公司系统开发的研究顾问进行技术沟通时,对方提出旁通快速打开技术对轧机辊缝受困或许有帮助。这番建议,让茫然无措的吴雄杰看到一丝光亮。“明晰了思路,稳扎稳打地接上后续的工作,胜利便伸手可触。”
抛却原本掣肘难行的改进之路,打开新思路的大门,受到启发的吴雄杰克服畏难情绪,迅速理清思路、瞄准方向,连夜着手查找相关资料。在与生产现场负责工艺的技术人员多番探讨后,结合设备与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冷轧轧机高速断带时辊缝自动快速打开控制程序开发》方案,并着手进行程序的编写与修订。
经过检修时模拟运行与实际生产过程中正式投入检验,改进的效果立竿见影。新的控制程序应用后,高速断带的故障处理时间缩短7小时以上,轧机内部各类辊子的损伤也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为了从根源上避免高速断带的发生,吴雄杰还与轧机精度控制团队一起推进轧机系统精度管理工作,严格按标准化流程调整轧机内部零部件相对距离。今年以来,高速断带发生次数较之前大幅减少。
任其职,则尽其责。坚守着在岗位上的每一天,吴雄杰都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尽全力确保冷轧板厂连轧线系统与设备稳顺运行。